“找到了!孩子生命体征平稳!”10月17日9时30分,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一处山地人声鼎沸,一声激动人心的呼喊划破了连续40多个小时的紧张与沉寂。在累计投入12000余人次、昼夜不息的地毯式搜寻后,4岁女童“丁丁”(化名)终于被成功找到,并第一时间送医治疗。

突发:孩童田间车内午睡时失踪
时间回溯到10月15日,当日14时16分许,建平县公安局黑水派出所接到一位村民的紧急求助, 称其孙女“丁丁”在田间车内午睡时失踪。接到报警后,黑水派出所警力携装备火速出警,并同步启动“失踪人员快速核查”机制,向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在线推送情况。这条关乎一个4岁幼童安危的警情,迅速引起了建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当即组织公安机关联合消防救援、应急、医疗、乡镇党委政府、村民组织、蓝天救援队等相关社会救援力量,对周边沟壑、涵洞、草垛、农户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得知消息的内蒙古赤峰狼途应急救援中心也第一时间启动跨省救援预案,集结近60名骨干力量,携带2架无人机、1架热成像设备及9辆救援车辆火速赶往事发地支援。

聚力:八方驰援 昼夜不息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搜救范围不断扩大。10月16日,省、市两级支援力量抵达建平县,周边的热心市民、商户和社会各界人士也陆续加入救援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成搜救洪流。据了解,16日夜间山区气温骤降至4℃,还伴有小雨,泥泞的山路与刺骨的寒风给搜救带来极大挑战。然而,冰冷的夜色阻挡不了救援的热忱。山中搜寻的脚步未曾停歇,应急灯光与手电光束交织,照亮了崎岖的山路和茂密的草丛,山顶处处是晃动的光亮,四处都回荡着“丁丁”的呼喊声,不少搜救人员嗓子都已喊哑。
空中救援防线同步筑牢,除了官方调配的9架搭载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交替升空,进行高空扫描和精细排查,赤峰狼途应急救援队的无人机也加入空中巡查梯队,它们掠过陡峭山坡与茂密树林,将航拍图像实时回传至前方指挥部,为地面搜索提供关键指引。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无人机操作员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痕迹。地面上,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与救援队员组成搜救小组,每位参与者间隔几米同步推进,形成闭环排查网络,大家手持铁锹、借助树枝,深入沟壑、攀爬陡坡,仔细排查每一处石缝与灌木丛。与此同时,民警沿线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周边37个村、11033家农户不落一人、不落一处。

喜讯:山沟草窝处发现孩子
10月17日上午,希望的曙光终于降临。9时30分许,一架无人机的镜头掠过一片草丛,屏幕上一抹醒目的红色身影让操作员立刻警觉——正是丁丁走失时穿着的红色外套。操作员立即通过对讲机同步坐标,附近的搜救小组迅速赶赴目标地点,在一处山沟草窝中发现了蜷缩的女童。孩子身体因低温有些发抖,面部有轻微擦痕,但意识清醒,看到救援人员还小声说了句“我饿了”。
救援人员立即上前,用保暖衣物将孩子身体覆盖住,民警随即配合早已待命的医护人员进行初步检查和必要的救治措施,随后转移至救护车辆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目前女童生命体征平稳。据女童自述,其睡醒后自行下车找奶奶,迷路后睡在草地,期间无人接触。公安机关表示,女童走失相关情况正在做进一步调查核实。
孩子找到后,惊魂未定的家人激动地难以言表:“看到那么多不认识的人,警察、消防员,还有那些好心的救援人员和乡亲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帮我们找孩子,这份恩情,我们一家人这辈子都忘不了,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周边村民也全程关注并积极参与了此次救援。一位参与搜救的村民程大哥说:“晚上山里特别冷,风也大,可是救援人员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一遍一遍地找,嗓子喊哑了,衣服也划破了。他们为找孩子这么付出,我感觉到心里特别暖,也觉得特别有力量。这孩子能平安回来,真是大家伙儿齐心协力的结果!”另一位参与搜救的居民刚子也感慨:“那天下午到现场时,村周边的山上、农地里全是帮忙寻找的人,我们一直找到深夜,天上的无人机在远处不停搜寻,那种众人齐心的场面太让人动容了。”
发现孩子后,一段救援民警在孩子身旁落泪的视频一度刷屏全网。视频中的警察名叫王威,是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黑水派出所所长。回顾这紧张的43小时,他久久不能平静:“在黑水镇工作3年了,这边孩子都认识我,管我叫叔叔、大爷,听说丁丁走丢了,我是真急啊,找的时候心里一直默念‘丁丁,大爷一定给你找回家!’,最后还真是让我找到了,我太激动了!感谢社会各界的救援力量。”
一个4岁女童的安危,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43小时的日夜坚守,12000余人次的倾力搜寻,从党委政府的果断决策到专业队伍的分秒必争,从跨省救援队的技术支援到父老乡亲的自发驰援,从无人机的“天眼”巡弋到普通人的徒步排查,所有力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暖流。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不仅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更谱写了一曲生命至上、众志成城的大爱赞歌。
稿件来源:辽宁省公安厅
编辑:刘瑶瑶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