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000000
您好,欢迎来到世界全媒体网络电视台!

服务热线4000000000
独家访

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文化铸魂赋能铁路现代化建设

2025-06-05

阅读:0

作者:郭颂章

[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不断推动铁路文化建设,赋能铁路现代化建设。

一、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大原创性观点,更好地为铁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指引

一是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筑牢思想根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党的文化领导权本质上是政治领导权在精神领域的具象化。对于铁路而言,就是要从政治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要持续加强广告内容审核把关,加大站车特别是过港列车文化市场管理与“扫黄打非”工作。二是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激活文化创新活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科学路径,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遵循。要把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和铁路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常态化挖掘讲述铁路老物件故事,通过数字赋能让“老物件”活起来,同时做好新时代新物件的征集、整理、保护和宣传工作,让“老物件”和“新物件”交相辉映。三是创造性提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了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示了文化坐标、锚定了文明航向。要全面打造文化线、文博场馆矩阵,建好用好管好铁路博物馆等各类文博场馆,通过办好展陈、举办展览、组织研学等多种方式,擦亮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铁路良好形象。四是创造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动能。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仅仅是坚持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也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以文化自信赋能铁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安全、服务、经营、高铁、家园等文化建设,持续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用职工精神文化增强归属感,让铁路人以更自信的姿态讲好铁路故事、传递铁路智慧。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与“用”的理论品格,更好地筑牢推进铁路文化建设的坚实思想根基

全面、系统且准确地把握其“体”与“用”的理论品格,核心在于深刻领悟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一独特理论特质。“体用贯通”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体与用、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完美融合。“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仅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体”和“用”两个层面丰富内容,更强调二者相互贯通、内在统一。具体而言,“明体”,就是洞悉文化建设的深层要义,即精准把握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内在规律等核心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多个关键维度为我们指明方向。在政治方向上,始终坚定不移地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把“听党话、跟党走”的铁路红色基因,融入文化建设的血脉,把坚持党的领导、忠诚党的事业、传播党的声音作为不渝的初心。在文化主体方面,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铁路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把镜头对准一线、版面留给职工,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主体理念。在路径探索上,明确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法宝,铁路文化建设要在传承铁路自身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实现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达用”,就是明晰文化建设的实践指南。旨在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方式及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铁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国家铁路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与科学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要推动铁路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安全、服务和经营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安全、服务文化示范点创建成效,开展经营创效优秀案例宣传报道,让更多的单位创建达标、更多案例发挥作用。高铁文化建设方面,立足铁路实际,宣传高铁发展成就、培育高铁工作品牌,讲好高铁故事、塑造高铁形象,并积极将高铁元素、高铁文化作品嵌入各类文艺演出、主题展览等活动中,不断增强高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车间班组家园文化建设方面,持续组织开展“最美班组”擂台赛专题宣传,发动车间班组晒晒“创意照”“英雄谱”“美丽家”“工具包”“格言录”“荣誉墙”等,让更多的职工产生共情和共鸣。

三、深刻把握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征程的要求,更好地担负起国家铁路新的文化使命

一是在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上探索新经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站车公益广告阵地规范管理,组织优化完善广告上刊系统功能,实现公益广告点位动态调阅及数据更新。进一步理顺列车视频上刊工作机制,动态优化列车视频节目清单,通过站车视频更好展示铁路形象。探索建设舆情信息中心,进一步升级舆情信息监控设施设备,推动舆情监测系统在基层站段试点运用,提升涉铁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上探索新经验。持续推进红色研学专列品牌提质升级,优化研学列车装饰,策划列车主题思政课,打造红色研学主题场馆。持续加强“金U彩”“一份家常饭”等经营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赋能产业升级”,提升文化品牌经济附加值。组织开展青年文创大赛,推进重点文创产品设计,打造特色文创品牌。三是在推动文化服务基层上探索新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将文化服务深度融入企业治理和职工生活。深化书香铁路建设,持续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阅读阵地,组织开展阅读达人、阅读兴趣小组评选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送文化到基层、进站车活动,组织文学文艺爱好者,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举办书法摄影、文化文艺等活动,同时在站车上开展引导旅客文明出行的文化活动,营造文明出行新秩序。构建“互联网+文化服务”模式,开发线上文化资源库,推出“指尖上的思政课”,利用VR技术复原铁路历史场景,扩大文化覆盖面和传播力。

(中国铁路政研会供稿,作者系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政研会会长 )

责任编辑:周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