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000000
您好,欢迎来到世界全媒体网络电视台!

服务热线4000000000
独家访

“三招治庸”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2025-05-28

阅读:0

作者: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杨帆

[摘要] 在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群众工作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各级领导干部需主动担当作为,深耕群众工作,精准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规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特点精准施策,从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作为,善于从推进社会治理中总结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规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把工作做细做实。在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群众工作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各级领导干部需主动担当作为,深耕群众工作,精准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规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特点精准施策,从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让守摊子的干部换位子,以主动作为探索群众工作新路径。“守摊子”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因循守旧,按照传统模式开展群众工作,缺乏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应对能力,这种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多元社会群体的诉求,极易导致群众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因此,要打破“守摊子”困局,需树立创新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矛盾化解率、诉求响应速度、工作创新成果等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针对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制定差异化考核细则。对在群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连续两年群众满意度低、矛盾纠纷化解率低的干部,果断调整岗位,促使其走出“舒适圈”。

让保位子的干部丢帽子,以履职尽责推动群众工作精细化。“保位子”的干部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哲学,面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而行,本质上是将个人仕途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更会导致群众工作陷入“空心化”困境。因此,要破除“保位子”的私心,需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将群众工作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避免职责不清现象发生。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群众问题久拖不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干部,严肃追究责任,让“保位子”的干部失去“避风港”,用以引导干部将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

让混日子的干部失面子,以真抓实干提升群众工作质效。“混日子”的干部精神懈怠、作风漂浮,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工作满足于“做了”而不是“做好”。这种不良作风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社会治理的成效,必须通过严格管理和监督加以整治。要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等部门力量,建立群众工作联合督查机制,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干部工作作风进行常态化监督。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群众诉求办理时长、重复投诉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不作为”问题。对敷衍塞责、久拖不决的干部,通过内部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公开批评,让其“红脸出汗”,促使其转变工作作风,以真抓实干的态度投身群众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推进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关键在干部,核心在落实。通过“让守摊子的干部换位子,让保位子的干部丢帽子,让混日子的干部失面子”,构建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主动投身社会治理实践,才能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熊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