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文章指出,要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青春的色彩是绚丽的,青春的力量是蓬勃的。广大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必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局观和事业观,永葆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只争朝夕、艰苦奋斗,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为党分忧、为民尽责,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
以政治忠诚度引领担当。志之所趋,无所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如。政治忠诚是青年担当作为的基石,只有坚定政治立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用生命捍卫对党的忠诚;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用热血诠释对党的忠诚。新时代青年必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补足精神之“钙”,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擦亮青春的奋斗底色,分秒必争地扎根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非凡的贡献。
以本领适配度促进担当。当今时代,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青年只有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担当作为提供坚实支撑。屠呦呦凭借深厚的医学知识和科研能力,带领团队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投身地球深部探测研究,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新时代青年要常存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更新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努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点燃干事创业的澎湃引擎,成为手握“金刚钻”的行家里手。
以创新进取度激励担当。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年作为最具活跃度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敢于开拓创新。任正非带领华为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从一家小型通信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靠的就是持续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张一鸣创立字节跳动,凭借对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产品,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时代青年要主动祛娇气、除躁气,抓住一切急难险重任务接受磨练,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敢于打破常规、突破定势,勇于尝试新事物、探索新领域,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激发个人潜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动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政治忠诚度为引领,以本领适配度为支撑,以创新进取度为动力,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吉林省四平市委组织部)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