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穿越历史的硝烟,伟大抗战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它是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象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应赓续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奋斗,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赓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华儿女不分地域、不分阶层,纷纷挺身而出,共赴国难。无论是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后方全力支援的民众,心中都怀揣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忠诚。这种爱国情怀,超越了个人生死荣辱,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成为抗战胜利的坚实基础。在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爱国情怀融入到理想信念之中,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奉献,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赓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坚守初心使命。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坚守正义的精神品质。在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毅然跳下悬崖;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以草根棉絮充饥,宁死不屈……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不屈的精神,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当下,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这种民族气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反对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维护党的形象和权威。同时,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赓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斗争精神,砥砺担当之志。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抗战精神的鲜明标识。抗战期间,装备简陋、物资匮乏的中国军民,用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用台儿庄战役让侵略者见识到中国军民的铁血意志,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军民以顽强的斗志、不屈的精神,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大是大非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同错误言行作斗争;面对改革发展中的难题,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啃下“硬骨头”,蹚过“深水区”,练就堪当重任的“铁肩膀”“硬脊梁”。
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