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是重要要求。在开展学习教育进程中,必须始终将“开门教育”贯穿全过程,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充分汇聚群众智慧,以真诚打开“群众心门”,从而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广纳民声,倾听群众意见。开门教育向来是党保持与群众紧密联系的“传家之宝”。广泛吸纳群众智慧,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与工作场景里,个别党员干部“闭门”开展学习、推进整改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陷入“一叶障目”的思维困境。开门教育要打破封闭式的“内循环”,核心在于坚定不移地秉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意见征集网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民意收集系统。要深入社区、企业开展蹲点调研,挖掘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经验。对于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及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并承诺定期反馈进展情况,让学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诚纳监督,接受群众检视。群众监督是推动工作改进的强大动力,要秉持开门整改的理念,主动邀请群众参与监督。要把群众监督纳入制度框架,在上下级监督的畅通无阻、跨部门的协同合作的同时,把群众监督有机嵌入日常工作体系,通过开通便民窗口“扫码评议”快速通道、聘请“作风观察员”等方式,让群众监督更加便捷高效,推动群众从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参与监督转变,有效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要通过开设整改专栏、情况通报会、定期公示成效等途径,第一时间、全方位地向社会公开整改台账、推进情况,让群众能够直观地了解问题是否整改、如何整改、整改成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开门教育真正成为群众参与、群众评判、群众受益的“民心工程”。
善纳反馈,听取群众评议。要构建“群众提、党员改、群众评”的闭环工作机制,使整改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纽带与“连心桥”。一方面,要做好评判结果的转化运用。针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形成详细的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并实施“挂号销号”管理模式。对于整改不力、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进行“回炉补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效果评估体系。将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开展“背靠背”匿名测评,组织“面对面”座谈交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整改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切实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抖音